“數學題太難了,不會做!”
“寫作文一點頭緒都沒有!”
“作業太多了不知道先做哪個……”
這些抱怨,家長們聽到過嗎?
別人家的孩子能做火箭,參加機器人大賽,拿獎加分,自家孩子卻孩子沉迷手機,沉迷游戲,對學習提不起興趣?
事實上,這些問題并不是孩子不愛學習,而是在于孩子的潛能還未被激發。
而少兒編程,或許就是打開這扇潛能之門的鑰匙。
▲少兒編程≠敲代碼
成年人的編程≈碼農,但是少兒編程不是,實際上,少兒編程更像是一種“思維游戲”。
舉個例子,低年齡段少兒編程中通過常用的工具Scratch就能做個游戲出來,與其說孩子是在學編程,不如說孩子是在創造。
用這樣的方式玩編程,小朋友只需要發揮想象力,再結合邏輯思維能力,就可以直接創造出一個游戲。這個過程培養訓練的是孩子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。
在AI時代,不動腦的重復勞動注定被淘汰,而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AI時代將會成為孩子們最重要的能力。
編程可以讓孩子贏在哪里?
在AI時代,編程的重要性不用再多說,咱們只聊對孩子的提升。
1、跨學科融合能力
編程涉及數學、邏輯、藝術等多領域知識,學一樣就能帶動孩子其他領域的興趣和能力。
2、創造力
傳統教育注重標準答案,而編程鼓勵孩子“試錯-優化”,比如用不同算法實現同一個功能,可以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。
3、邏輯思維“開掛”
學習、行動、解題學會用“逆向思維”。
4、專注力與抗挫折能力
調試代碼是編程的必經環節,程序也很難一次成功,孩子需要反復檢查邏輯漏洞,這鍛煉了他們的耐心和專注力。
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編程課程?
1、低齡段(5-8歲)
以興趣啟蒙為主,選擇圖形化編程工具(如Scratch),結合故事和游戲。
2、學齡段(9-12歲)
逐步引入代碼編程(如Python),通過項目實踐提升綜合能力。例如愛因森教育的“AI機器人編程課”,孩子可以用代碼控制機器人完成穿越障礙,移動物品等任務。
愛因斯坦曾說:“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,因為知識是有限的,想象力是無限的。” 而少兒編程,正是提升孩子想象力、培養未來競爭力的最佳工具。
想給孩子一個接觸未來的機會,就關注愛因森教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