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名曾在少兒編程行業工作多年的從業者,我見過太多家長因為信息不對稱,踩進各種“坑”。現在不干這一行了,正好可以從行業內部的角度,聊聊少兒編程培訓的常見亂象,以及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編程課程。
家長最容易踩的“坑”們
低價引流課,后續瘋狂推銷
“9.9元體驗課”吸引家長報名后,課程顧問會不斷推銷高價長期班,甚至制造焦慮:“你家孩子不學以后肯定會落后!”
長期班當然可以報,但不是什么班都能報。試聽時多關注課程質量,拒絕被“限時優惠”綁架,理性判斷是否適合孩子。
過度包裝的“AI編程”“人工智能課”
很多機構打著“AI編程”“人工智能”的旗號招生,但實際上,課程內容可能只是簡單的Scratch拖拽積木,或者基礎的Python入門。真正的AI學習需要扎實的數學和算法基礎,低齡孩子根本不適合。
如果針對這一塊感興趣,可以要求試聽,看課程是否真的涉及AI,還是只是噱頭。
師資參差不齊
很多機構的老師頂多能帶孩子學一學一二級,但是這種學出來基本上沒什么用。主要原因在于,很多機構講師只能教到這里,更高也教不了了。
如果孩子想要往高了走,甚至參加比賽,就得好好考察老師的資質,比如他們的項目經歷,他們的歷史教育成績之類的。
如何選擇靠譜的少兒編程機構?
看課程體系:是否循序漸進?
低齡(6-9歲):Scratch/圖形化編程培養興趣
9-12歲:Python基礎+簡單項目實戰
12歲以上:算法思維+競賽
看教學方式:項目制學習更有效
好的編程課不會只讓孩子做題,而是通過游戲開發、動畫制作、機器人控制等實際項目,讓孩子理解編程的實用性。
看機構口碑,而非廣告
像愛因森教育這種辦學26年的教育機構就明顯要比辦學時間短的機構更靠譜,人家廣告不多,但是學員反饋都很好。
別盲目跟風,適合的才是最好的
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學編程。如果試聽后孩子沒興趣,不必強求。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,勉強很難有好的結果。
給家長的建議
先試聽,再決定,別被銷售話術帶偏,沒試聽的慎重考慮。
關注學習過程,孩子能獨立完成小項目才是真掌握。
希望這篇內容能幫家長們避開套路,找到真正適合孩子的編程學習路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