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家長群突然有人發了一句:
“你們家孩子是不是都在學編程啊?少兒編程到底要不要學?”
結果群里瞬間炸鍋了。
有人說:現在小學信息課都開始教代碼了,不早點學怕跟不上。
也有人說:別跟風,孩子興趣才最重要,不然花錢也白搭。
還有家長直接發了截圖:我兒子報了半年班,現在能寫小游戲了。炫耀之意不言而喻。
我看到這些聊天記錄的時候明顯感覺到,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,少兒編程已經不是個別家長在考慮的問題,已經成了大部分家長在考慮的現實問題。
事實上國外重視少兒編程要比國內早的多。
英國,孩子從5歲起就開始接觸編程課;芬蘭,通過編程教育培養孩子的“思維方式”;美國,編程課已經進入幼兒園、中小學……
為什么國外這么重視少兒編程?
據我國外的家長朋友解釋:編程就是他們培養孩子“通用能力”的一個重要方式,從邏輯能力、問題拆解,到抽象表達、創造力激發都能通過少兒編程來訓練,能讓孩子受益終生。
那國內的孩子又為什么要學呢?
大部分家長考慮的是“升學”問題。如今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招收科技特長生,短短一兩年的時候,很多省份招收科技特長生的學校就翻了一番。很多重點高中可能你分數不夠,但如果獲得足夠分量的青少年編程獎項也可以作為特長生招收,乃至于大學也一樣。
那自家孩子到底該不該學?適合什么年紀開始?該學什么內容?怎么挑靠譜機構?
今天就來理一理少兒編程這件事:
該不該學,見仁見智,如果您希望讓自己的孩子培養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、希望孩子能又更好的升學機會,那就可以讓孩子學一學。
什么時候學、學什么可以看這里:
怎么挑選機構?
根據我家孩子在愛因森學少兒編程的經驗,主要看準三個關鍵詞:
是否有試聽(不試學怎么知道好壞)
是否分階段體系清晰(不同年齡對應不同內容)
是否項目實戰+教學反饋透明
都有的再考慮,另外再加一點,我選愛因森就是看重愛因森辦學時間久,經驗豐富,不會跑路,這算是一項培訓機構選擇的參考指標,家長們也可以參考一下。